当前位置: 主页 中文版 城市设计

【2015年度国家奖】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实施性规划奖

发布时间 2017-07-06 01:31 查看 喜欢 0

编制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美国SOM公司 
编制时间:2012年 8月∽2014年6月
获奖情况:国家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成果三等奖 
获奖人员:盛洪涛、吴俊勤、叶青、武洁、李正、于婷婷、黄宁、雷学锋、Philip Enquist、 张巍、袁诺亚、Thomas Hussey、张毅、严超文、王琪

 


       一、背景概况
       汉正街地区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天下第一街”,如今水运衰退,在现代化商业模式的冲击下,汉正街逐渐没落,已跟不上武汉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步伐。2011年,武汉市作出了“全面推进汉正街市场整体搬迁改造”的重大决策,并于2012年成立了汉正街文化旅游商务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完成了多项前期研究和城市设计编制工作。2013年12月4日,《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实施性规划》经武汉市规划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原则通过。之后,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汉正老街改造规划、交通市政专项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等多项系统规划。

 


       二、规划构思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是我市重点功能区之一,其实施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功能区、实施城市更新改造、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意义重大。本规划按照“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多方面研究,进一步优化用地功能,整合城市空间,植入新兴业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研究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并开展核心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标志性景观,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和实施策略。规划汉正街地区将以历史、自然、生态、现代等多元文化为底蕴,延续商根和文脉,展现现代都市风貌,引领滨水地区复兴。

 


        三、规划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研究范围为自长江、汉江交汇处起到古田二路之间的汉江两岸,总用地规模约28平方公里。
        核心区规划范围为东接前进一路、民权路,南抵沿河大道,西至武胜路,北临京汉大道。规划总面积3.46平方公里。
        2、前期研究
        开展汉正街存量土地调整、汉正街历史保护遗存规划、产业业态、综合交通和江滩及堤防改造等多项前期研究工作。明确了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配合SOM公司开展城市设计,延续城市中轴线,确定人字形轴线,在回应历史文脉的同时串联重要节点,并框定3处地标塔楼组团。
        3、规划结构:
        规划区用地分为“一轴一带三区”:
     “一轴”为“人”字型中央绿轴;
     “一带”为中山大道沿线商业商务带;
     “三区”分别为金融核心区、传统风貌区以及北部生活区。
        4、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
        规划提出以传承文脉,延续风貌肌理、结合保护与利用、协调周边环境为原则,进行历史保护专题研究。进一步调查历史遗存,进行更正及增补,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研究历史文化。在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下,建立全面的保护体系,实行点、线、面多层次的保护。并将历史保护和城市更新相结合,提出历史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建筑风格等方面要与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
        5、控制性详细规划
深化、优化和落实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城市设计,明确主导功能、人口规模、建设总量和空间布局等。对“五线”、公共配套设施等强制性内容以及地块控制指标、建筑高度控制、城市设计指引和地下空间控制等指导性内容进行规划控制,并编制控制图则,制定实施建议。
        6、综合交通和市政
        提出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建立高效道路体系和使用交通需求管理等措施,加密轨道线网、提高公交覆盖率;构建T型快速路体系、优化路网布局;采取泊位适度从紧配置原则,控制小汽车出行。
        市政设施按照国际领先、国内一流、适度超前原则,规划重点提升设施供给能力,提高标准,建设综合管沟,建成安全、生态、环保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汉正街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7、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设计
        本着支撑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地下新城市的目标,结合轨道交通、立体交通和规划功能分区等提出“两轴、五区、五节点”的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方案,地下开发主导功能为商业、停车、市政设施和人防设施等。

 

 

        四、创新与特色
        1、尊重并延承特有的历史文脉,在高强度开发下传承汉正街的文脉与商根。
创建汉正街历史遗存“点、线、面”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结合保护与利用,融合文化与旅游,承载历史文化印记、延续街巷空间格局、展示传统商贸风貌。体现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特色,复兴汉正街。
        2、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相结合,增强规划可实施性,改善民生。
在高强度开发下,将城市设计内容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充分融合,消除隐患、改善交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中小学、公园绿化等,确保公共空间和人居环境品质,大大改善民生;同时以总体平衡为前提,针对不同区域,刚性弹性相结合,以支撑地区运作发展。
        3、延续城市轴线,重塑滨水形象,打造城市标志性景观。
        经过3个城市设计方案比选,明确“人”字形轴线方案,延展历届总规的城市中轴线,大胆地在城市核心地段通过布局大型连续开敞绿化空间重构与两江的空间联系,同时着重改善滨水地区形象,塑造优美沿江天际线,并界定了两江交汇处新的城市地标区。
        4、内外结合,构建高效便捷交通体系。
        构建一个适应武汉滨水核心区的高效便捷交通体系,提出新增轨道13号线方案,增设捷运线和有轨电车线路;构建沿河大道地下双层隧道、友谊南路-新华路的T型快速路网络;采取泊位适度从紧策略,控制小汽车出行。为汉正街地区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奠定基础。
        5、从现实出发,对接实施与管理。
        面向现实多方利益,对接实施与管理,从构建“人”字轴线、打造滨水城市景观出发,明确近远期开发时序,并编制了针对汉正街地区的支持文件,有效指导土地储备、供应挂牌、实施建设等各环节工作开展。

 


        五、规划实施成效:
        2013年,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得到市规委会原则同意。汉正街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纳入主城区控规导则,2015年1月7日,武汉市主城区控规导则得到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复。
        目前沿河大道双层隧道(汉正街隧道)方案修规已批;轨道13号线已纳入武汉市轨道线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已纳入已批的主城区控规导则。

活动快讯

分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