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中文版 设计新闻

名师名匠走进武汉设计双年展,纵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发布时间 2017-11-14 02:20 查看 喜欢 0

  2017年11月13日,作为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系列活动之一,由中信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办、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及平和打包厂协办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名师名匠高峰论坛论”在青岛路平和打包厂成功召开。

  论坛由中信设计副总建筑师高安亭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持有人、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郭粤梅,武汉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琨,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利龙,武汉市江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浩,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

  论坛环节,由来自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设计单位、项目甲方的十位“名师名匠”,先后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他们分别以学术、技术和经典案例解析为主,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等热点问题入手,并重点解读和分享了平和打包厂保护修缮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武汉市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刘奇志,从《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背景出发,梳理了武汉市近代工业发展脉络,指出当前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相关问题,介绍了武汉市第一批、第二批以及还未公布的第三批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的相关情况,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武汉市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工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复兴大武汉”的重要一环,我们要摸清武汉市工业遗产家底,全面挖掘、保护、传承工业文明,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科学制定保护措施,探索可持续的利用途径,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让这些“家里”的“老人”活的更体面、更长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百浩,以《当历史空间进入新时代——创新设计之思考》为题,结合“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新气象”十九大报告精神,认为(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科学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空间的创新设计” 是走向城市发展科学化的途径之一。李教授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分别解读了并置、叠加、填充、融合几种历史空间创新设计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历史空间的创新设计,是将历史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一面是历史(保护与传承),一面是创造(转化和维新)。创新设计是面向未来,应避免囿于封闭的体系或惯习的模式,不仅要保存遗产本体,更要留住城市记忆,尤其是历史的集体记忆。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会长肖伟,从历史沿革、修缮原则、修缮策略等方面介绍了平和打包厂和地铁博物馆两个案例。作为设计方,肖伟副总经理介绍,和平打包厂严格按照原真性、可识别性、整体性、最小干预性、延续性设计原则,通过“融合多元业态、创新经营模式、保留建筑特色、散发时尚气象”等设计策略,修缮改造后将成为时尚广场、万里茶道博物馆、文化旅馆、文创商场、风情街区;地铁博物馆原为德商瑞记洋行仓库,是长江中轴沿江地段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该项目的修缮设计旨在复兴历史街区空间,恢复历史风貌,延续城市肌理,植入想到尺度,营造活力氛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卫,首先从历史建筑保护理念的国际共识出发,梳理了历史上关于原真性/真实性之争,阐述了原真性/真实性涵盖的几大要素,指出基于原真性/真实性内涵的介入性设计策略——极小化、可逆性、可识别性;接着结合武汉国棉一厂纺纱车间、平和打包厂、汉阳钢厂转炉车间、德瑞洋行仓库改建等适应性再利用设计,从地域性探讨了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周卫教授认为:个体在城市空间中对场所环境缺乏认同感,个体在空间意义层面上无家可归;城市在集体记忆中缺乏识别性和认同感,整个城市在历史文化层面“无家可归”。最后周教授以米兰·昆德拉文学作品《慢》中的一句话结束演讲“在慢与记忆、快与遗忘之间存在着一个秘密的联系:慢的程度与记忆的强度直接成正比,快的程度与遗忘的强度直接成正比。”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主任、古建保护中心主任、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馆长陈飞,从工业遗产概述出发,重点分析解读了湖北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路,并以五峰精制茶厂为例,阐述了如何实现工业遗产的利用与活化。陈飞主任认为,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工业生产的记忆传承,不能单纯套用传统文物的保护模式,需要探索新的展陈模式,拓宽展陈内容,加深展示内涵;工业遗产的活化应突出其社会价值,通过分层、分级的保护利用模式,拓展使用功能。总之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尚需探讨、完善。

  武汉市文化局文保处处长张颂明,从平和打包厂项目的主管部门的角度,分享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他认为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应该包括设备、车间、工艺技术、审美情趣等等所有有形和无形的内容。我们坚持什么样的理念,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怎么样达到真实性,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我们不能对遗产不能有太多的干预,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武汉市江岸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路项目部总负责人龚建华,以项目甲方的身份,从专家认证、材料检验、施工、监理及验收,介绍了和平打包厂保护与修缮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他认为我们要怀着敬畏历史的心来做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要尽量不留遗憾;项目要实现动态管理,并引进竞争机制,让那些对遗产保护工作有贡献的单位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邹涵,从“社会-空间关系” 视角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策略:重视历史文化脉络的整体性保护思路,构建整体价值的分级评价体系;通过对工业文化脉络与类型梳理,对文化空间整合,形成分类保护体系;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网络空间体系,实现城市综合功能空间有机复合;营造具有地域性特色风貌的空间形态,重建社区文化与场所精神,建立政府、企业、民众三位一体的投资与管理机制,保障经济合理性与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持遗产空间的活力。

  中信设计第四设计院院长助理刘琛,结合实践项目——“2049”鄂钢大厦的改造更新,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体会。鄂钢大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初期建设的最早一批高层建筑,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和气质。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他的容貌已显得有一些过时,然而其内在的结构和机体仍然强健。改造设计将其换上新装,融入新的功能和空间,让她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刘琛认为,改造不是重来,而是通过新的建筑语言,植入新的功能,让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让城市拥有持续活力,这就是设计的价值。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系讲师、工学博士黎启国, 介绍了一个案例——宝山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阐述了一个概念——工矿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探讨了一个问题——工业/矿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对工况遗产由模糊变清晰。工矿遗产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在其被建造和持续使用的过程中,记录了发生过的事件,见证了时代的更迭,具有见证科学进步的技术价值和文明进步的社会价值,此外工矿遗产还具有美学、教育、精神等隐含价值。运用适应性再利用原理,以建筑学视角提出的保护原则和方式是对工矿遗产保护的一次总结与探索。

 

来源: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活动快讯

分类标签